

150年前,馬偕在淡水展開了他一生傳奇的故事。也影響了台灣的宗教、醫學和現代教育。而馬偕超越民族的關懷大愛,使他的影響力貫穿台灣一百年以上。
當時馬偕以「鉗子與聖經」,在牙疾盛行、拔牙很容易發生意外的年代,用他精湛的技術,二十年內,就替台灣人拔了兩萬一千多顆牙。
從早期深入部落,到後來設立滬尾偕醫館,馬偕不僅將現代化醫療引進台灣,更是用私人的積蓄,買土地蓋學校,培養台灣菁英人才。李登輝年少時的學習時光,就是在由馬偕設立的淡水中學(前牛津學堂)度過的。
馬偕將一生精華奉獻給台灣,即使化作泥土,也選擇台灣土地為最後的家。
今年是馬偕來台150週年,也是台灣面臨新冠疫情最關鍵的時刻,感謝馬偕為台灣引進現代化醫療,也感謝如同馬偕般背負使命的醫療前線人員,讓我們為您獻上最高的敬意。
過去淡水人之間常說一句話 "來去馬偕娘仔那裡坐坐"
指得就是馬偕牧師的妻子 #張聰明
在過去那個女性不被重視的年代
她勤奮好學 不願受傳統框架……
#馬偕 來台傳教時不只行醫辦學校
其實對農業也有相當大的貢獻
他發現農民能種植的蔬菜品種不多
因此從國外輸入蔬菜種子
現今常見的蘿萄、高麗菜、花椰菜...……
愛上台灣的馬偕, 只花了五個月就學會閩南語。 還開設醫院和學堂, 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
150年前,馬偕來台,年僅27。他蓋醫院、辦學校、免費拔牙,娶台灣女子為妻,以台灣人為榮,一生奉獻台灣,看馬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