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馬偕牧師
偕叡理牧師.馬偕博士.黑鬚番
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又稱偕叡理)因其宣教上之成就獲贈神學博士,而稱馬偕博士,台灣俗眾已「黑鬚番」外號稱他;加拿大首位海外宣教師。1872年三月上陸滬尾(今淡水),擇此地進行在台傳道、醫療和教育的基地。近30年間不只宣揚基督教義,建立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他所建立的醫院和學校,也成為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對啟迪民智、開通思想和變換社會風氣,均有深遠之貢獻。他以淡水為家,在此娶妻生子,融入民眾之生活,死後埋骨淡水砲台埔。一生傳奇為這個小鎮帶來豐富的文化風情,他對台灣的愛與認同,更可啟發今日的台灣住民。
馬偕大事年表
1844 |
3 / 21 |
馬偕誕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 |
1850 |
入Woodstock小學。 | |
1855 |
於Woodstock小學畢業,進入多倫多師範學校。 |
|
1858 |
於多倫多師範學校畢業。 |
|
1859 |
擔任Maplewood小學及Maitland小學教員。 |
|
1866 |
9 |
進入多倫多大學諾士(Knox)神學院。 |
1867 |
9 |
轉入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深造。 |
1870 |
4 / 26 |
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畢業,是夜由美起程返加拿大。 |
8 |
受派於多倫多之New Market教會牧會,同時兼任Mount Albert 教會傳道職。 |
|
9 / 19 |
向加拿大總會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
|
11 |
進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再次研究神學。 |
|
1871 |
4 / 14 |
接獲海外宣道會之信,謂該會已准其申請,並議決將其呈報加拿大長老會。 |
6 中旬 |
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於魁北克召開,議決准馬偕自願為外宣教師,並指定中國為其服務地區。 |
|
9 / 19 |
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假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 |
|
10 / 19 |
馬偕辭別家人從Woodstock搭乘火車前往中國傳教。 |
|
10 / 27 |
抵舊金山。 |
|
11 / 1 |
搭乘亞美利加號輪船由舊金山出海,前往中國。 |
|
12 / 5 |
經日本橫濱抵香港,巡視廣東、汕頭及廈門。 |
|
12 30 |
抵台灣在打狗(今高雄)登陸。 |
|
1872 |
1 / 1 |
由打狗起程往阿里港(今屏東里港)拜會李庥(Rev. Hugh Ritchie,1840〜1879),並在該地為李庥之賓客2個月之久。 |
3 / 7 |
李庥同馬偕,自打狗搭乘「海龍」號輪船往台灣北部。 |
|
3 / 9 |
馬偕一行3人下午3時在滬尾(今新北淡水)上陸。 |
|
3 / 11 |
馬偕、李庥、德馬太(Dr. Mathew Dickson,1844〜1921)步行南下前往南部教區最北的佈道站-台中大社訪問。(以大甲溪為界分臺灣南北教區) |
|
4 / 6 |
經一個月旅行訪查北台灣後返抵滬尾。 |
|
4 / 10 |
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淡水教會開設。 |
|
6 / 1 |
在其寓所開始診療。 |
|
1873 |
2 / 9 |
北部教會第1次施行洗禮於淡水教會,受洗5人:嚴清華(1852〜1909)、吳寬裕(1843〜1920)、王長水、林孽(又名林輝成,1847〜1896)及林杯。 |
3 / 2 |
五股坑教會落成(北台灣第一間禮拜堂,淡水為租屋)。 |
|
10 / 20 |
首次訪問宜蘭平原。 |
|
1877 |
9 / 2 |
北部教會首次設立長老,計3名:陳炮(五股坑)、陳天(水返腳)、陳願(大龍峒)。 |
1878 |
5 / 27 |
與五股坑婦女張聰明(1860〜1925)結婚。 |
1879 |
5 / 24 |
長女偕瑪連(Mary Ellen Mackay,1879〜1959)出生於大龍峒。 |
1880 |
1 / 1 |
偕同夫人及千金返加拿大述職。 |
|
6 / 24 |
安返加拿大。 |
9 / 4 |
次女偕以利(Mary Ellen Mackay,1880〜1970)誕生於加拿大。 |
|
11 / 30 |
馬偕由加返台,途經美國返抵淡水。 |
|
1882 |
1 / 22 |
獨子偕叡廉(Rev. George William Mackay,1882〜1963)生於淡水。 |
|
9 / 14 |
牛津學堂(神學院)開學,學生共計18名。 |
1883 |
3 / 3 |
女學堂開學。 |
10 / 1 |
法國艦隊在淡水港口出現。 |
|
|
10 / 20 |
法艦封鎖沿海各港口馬偕身陷香港,教會遭暴迫害,教堂被七座,信徒數十名遇難殉道。 |
1884 |
4 / 15 |
法艦隊解除台灣各港口封鎖。 |
5 / 17 |
嚴清華,陳榮輝(1851〜1898)受封立為牧師,同時設立長老4名。 |
|
5 / 29 |
入法軍佔領區巡視教會,途中晉見劉銘傳(1836〜1896)。 |
|
1885 |
9 / 28 |
劉銘傳以墨西哥銀(佛銀)1萬兩,賠償北部教會損失(被暴徒拆教堂)。 |
1886 |
3 / 9 |
設教14週年紀念禮拜在淡水舉行,信徒1273人參加。 |
1890 |
馬偕由宜蘭方面搭小船,前往蓬萊(今花蓮)平原,並在蓬萊之加禮宛社傳教1星期。 |
|
1891 |
7 / 3 |
馬偕所著之著作中西字典(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Formosan Vernacular)在上海美華書館印行。 |
1892 |
10 / 22 |
加拿大母會吳威廉(Rev. William Gauld,1861〜1923)和吳瑪利(Margaret Mellis Gauld,1866~1960)夫婦來台協助馬偕。 |
1893 |
9 / 18 |
馬偕率全家及門徒柯維思(又稱柯玖,1867〜1945)搭乘「印度皇后」號輪船,二度返國向加拿大母會述職。 |
1894 |
6 / 13 |
獲選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
1895 |
11/ |
《From Far Formosa 》一書由J. A. MacDonald牧師編著完成付印,次年在倫敦、愛丁堡、紐約、芝加哥、多倫多等地出版。 |
|
11底 |
馬偕全家及門徒柯維思返台。 |
|
11/ 23 |
晉見台灣總督乃木希典(1849〜1912)。 |
|
12/ 7 |
乃木希典到淡水拜訪馬偕。 |
1896 |
6/22 |
馬偕與河合龜輔(1867〜1933)晉見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 |
1899 |
3 / 9 |
馬偕長女嫁與陳清義(1887〜1942),次女嫁與柯維思,姐妹兩人同日結婚,由吳威廉證婚。秋末吳威廉首次歸國。 |
1900 |
5 |
最後一次巡視宜蘭平原諸教會,回淡水不久因喉癌聲音全部沙啞。 |
|
11 |
前往香港治療,三個月之久。 |
1901 |
6 / 2 |
經過長久疾病的糾纏,於下午4時病逝淡水寓所,享年五十有八。 |
|
6 / 4 |
安葬於淡水馬偕墓地,門徒為紀念特立墓碑一座。 |
馬偕與淡水港
淡水舊名「滬尾」,自古為良港,亦為北台灣之戶樞。
清末,因天津條約台灣開口通商後,淡水不僅成為全台最大的貿易港,也躍升國際舞台,其黃金時代在1865年至1905年間。當時港務「年年夾板帆檣林立,洋樓客棧,闤闠喧囂」繁華一時。除了經貿之繁興,淡水也成現代文化入台之門窗。馬偕自1872年至1901年在淡水,正逢其盛況。他能以淡水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地,也是因淡水為「條約港」和淡水河航運之便。
淡水於1888年出口達到頂點,佔全台總貿易額74.9%,直到1903年才為基隆港所超越。到了日治時代中期淡水遂成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戰後已成為廢港。近日則以明媚的風光和豐富的人文資產成為全台最熱門的觀光名勝地。馬偕就成了淡水歷史文化的表徵。
拓荒者的後代十字架的戰士
George Leslie Makay,自取中文名姓名為「偕叡理」。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郡佐拉村,一個蘇格蘭移民家庭。自幼就在拓荒者刻苦耐勞和敬虔而嚴謹的宗教環境中成長,10歲之前「耶穌基督的名號在耳中是甜蜜而神聖的」,也立志為傳教士將來赴異邦宣教。自師範學校畢業擔任教員後,輾轉在多倫多、普林斯頓和愛丁堡大學深造,始終不改其志。直到1871年獲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如其所願往中國宣教。
馬偕一直以其蘇格蘭高地武士後裔和清教徒堅貞的信仰為傲,在台灣的艱苦歲月中,加拿大的原鄉情懷,一直是他精神所繫。他也時常以身上留著十字架戰士和開拓者的血液來自勉。
上帝的臣僕:台灣的女婿
馬偕不僅擔任天國的大使,也以他所鍾愛的美麗淡水為家,在台生活20餘年,一生認同這片土地,曾說為了台灣人「我不止一千次,情願犧牲我的生命」。1878年5月27日他娶台灣女子五股人張聰明為妻,育有2女1男。1901年6月2日歸宿在他摯愛的鄉土。
馬偕2位千金都許配其門生,長子偕叡廉返鄉深造,學成回台後創辦今之淡江中學,姊弟三人辭世後也都葬於其父母身旁。馬偕可謂台灣女婿,其台灣心、台灣情最值得今日台灣人學習。
他生前曾以此詩為遺言,道出他對台灣的愛。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
我的生趣在於此
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
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 我從雲中的隙口俯視大地
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我好喜歡在此遠眺!
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
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 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
找到我的歸宿……
在淡水奠下天國的基石
1872年3月9日下午3點,馬偕在屏東的李庥和德馬太陪同下,搭乘英輪海龍號入淡水港,開始北台灣的福音工作,北台灣即以此日為設教紀念日。
馬偕與這2位南部來的同工,經一個月的旅行訪查宣教區後回到淡水,租得一陋室為寓所兼作禮拜堂,隨即向鄉下牧童學通俗台語,開始在其家中招人禮拜,設論壇辯明真理,也以醫療服務社區、敦親睦鄰,其傳教歷程艱辛險阻,但憑其堅忍意志和福音的大能。翌年,2月9日終於在淡水禮拜堂為5人施洗,建立北台灣第一所教會。
馬偕就以淡水為基地,20餘年間將福音傳遍台北,南至苗栗、東至宜蘭、花蓮港。族群含括閩、客、平埔族和原住民,蓋其一生在台設立教會60餘所,施洗信徒3000餘人。完成加拿大長老會給他的使命「你們要去,使萬國萬民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19,節錄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台灣北路聖會
加拿大長老教會透過馬偕在台灣北部的宣教,通常第1次回國述職分為2期。
初期8年間馬偕利用淡水河航運之便,建立教會於沿河主要城鎮,至1880年開拓教會21所,訓練21名本地傳道人。後期還越過三貂嶺到達宜蘭平原和後山花蓮,雖1884年發生中法戰爭教會遭受劫難,信徒遇害、教堂被毀。災後劉銘傳主政的時代,教會發展進入高峰期,至1893年已有教會60餘所(近半為噶瑪蘭平埔教會),經訓練之本地傳道人60人。
前期教會〈1872年3月9日至1879年12月26日〉
次序 |
設教日期 |
會堂名稱(今名) |
特色 |
1. |
1872.4.10 |
滬尾(淡水) |
北台開基教會 |
2. |
1873.3.2 |
五股坑(五股) |
馬偕夫人出身地 |
3. |
1873.4.6 |
新港社(後龍附近) |
苗栗後龍附近平埔族 |
4. |
1873.6.22 |
和尚洲(蘆洲) |
|
5. |
1873.10.10 |
獅潭底(獅潭) |
|
6. |
1874.3.1 |
三重埔(南港) |
1882.1.2移併水返腳 |
7. |
1874.3.22 |
八里坌(八里) |
|
8. |
1874.6.27 |
大溪新店(新店) |
馬偕時代首善教會 |
9. |
1875.8.15 |
雞籠(基隆) |
|
10. |
1875.9.2 |
大龍峒(大同) |
舊稱「枋隙」今之大稻埕 |
11. |
1876.3.14 |
錫口(松山) |
錫口 |
12. |
1876.3.14 |
艋舺街 |
設教最艱難,偕牧師稱他「撒旦的直布羅陀」 |
13. |
1876.6.18 |
後埔仔(新莊) |
1882.3.19移併到新莊教會 |
14. |
1876.10.5 |
三角湧(三峽) |
設教艱難之教會 |
15. |
1876.10.8 |
溪洲(永和) |
1879/4/27移併至枋寮 |
16. |
1877.11.26 |
紅毛港 |
在新竹 |
17. |
1878.4.14 |
崙仔頂(三角埔) |
在台北社子,產生最多傳道人 |
18. |
1878.11.17 |
竹嶄城(新竹) |
在竹嶄城北門口 |
19. |
1879.4.27 |
枋寮(中和) |
|
20. |
1879.7.6 |
暖暖 |
21. |
1879.10.14 |
金包里(金山) |
後期教會(1881年12月29日至1893年10月18日)
次序 |
設教日期 |
會堂名稱(今名) |
特色 |
|
1. |
1882.1.2 |
水返腳(汐止) |
||
2. |
1882.2.16 |
中港街(竹南) |
||
3. |
1882.3.19 |
後埔(新莊) |
||
4. |
1882.4.9 |
枋橋(板橋) |
||
5. |
1882.8.7 |
垢籠(後龍) |
||
6. |
1883.2.5 |
蕃社頭 |
噶瑪蘭平埔教會第一間 |
|
7. |
1884.1.12 |
新社(澳底福隆) |
平埔教會 |
|
8. |
1885.11.1 |
桃仔園(桃園) |
||
9. |
1886.3.9 |
月眉(峨嵋) |
第一間客庄教會 |
|
10. |
1886.6.22 |
頭圍(頭城) |
噶瑪蘭34間會堂之一 |
|
11. |
1886.8.8 |
頂雙溪(雙溪) |
馬偕入宜蘭的門戶 |
|
12. |
1887.4.5 |
蘇澳 |
噶瑪蘭34間會堂之一 |
|
13. |
1887.4.8 |
三結仔街(宜蘭) |
噶瑪蘭34間會堂之一 |
|
14. |
1887.4.10 |
羅東 |
噶瑪蘭34間會堂之一 |
|
15. |
1887.4.15 |
礁溪 |
噶瑪蘭34間會堂之一 |
|
16/43 |
宜蘭平原噶瑪蘭平埔族的宣教,建立教會,是馬偕後期工作重點,各設有34所教會,沒有設教日期的至1888年止,還有:北關、坡羅辛仔苑、其武擺、打挪美、其武荖、紅柴林、天送埤、銃櫃城、奇立板、流流仔、真珠里簡、掃笏、辛仔罕、頂破布烏、八王城、打馬煙、加禮苑、埤頭、董門頭、武暖、奇立丹、下破布烏、阿里獅、龜山、大里簡、荖里等 |
|||
44. |
1889.10.3 |
大科崁(大溪) |
||
45. |
1890 |
田寮(苗栗) |
客庄教會 |
|
46. |
1890 |
公館 |
苗栗附近客庄 |
|
47. |
1890.9.7 |
奇萊加禮苑 |
花蓮噶瑪蘭族 |
|
48. |
1891.2.14 |
南崁 |
產生傳道人之多第二 |
|
49. |
1891 |
中壢 |
客庄教會 |
|
50. |
1894 |
北投 |
早期為平埔教會 |
|
柯設偕考証,柯威霖整理
老夫子 . 牧師 . 翰林
馬偕在台宣教成功實歸因於他注重本地幹部之培訓,且其教育目標非僅侷限於傳道人才所需之神學、教義,亦授天文、地理、醫學、應用科學等課程,以擴大學生知識領域及視野。
1880年,馬偕首次返鄉前,曾親自教導21名學生以協助教會拓展。當年他在加拿大報告台灣宣教之情形時,其鄉親均不忍聽聞由於缺乏校舍,他們上課常「以蒼天為頂,青草為蓆」。後來故鄉牛津郡新聞大力發起募款運動,獲得各方熱烈之迴響。所得的6215美元以作為其建校基金。
回到淡水後,即刻購地,並親自設計督建一中西合璧之紅磚書院,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因感懷故鄉人士之盛情襄贊,便以英文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1882年9月舉行落成典禮及開學式。
牛津學堂首屆學生有18人,為北台灣泰西新教育之發祥地。馬偕逝世後牛津學堂改名「台北神學校」並設普通科作為神學校之預科,1914年台北神學校遷往台北雙連,普通科也正式改為淡水中學,發展成日後的「淡江高級中學」。
台北神學校於1956年遷往台北陽明山嶺頭並改名「台灣神學院」。而牛津學堂舊址也在1965年創辦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發展成日後的「真理大學」。
開台灣女子教育之先聲
通過傳道及教育來提高婦女地位,打破封建的束縛,是台灣宣教的社會使命 。1884年,馬偕獲加拿大母會之助,在牛津學堂東鄰創辦全台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雖開學僅45名噶瑪蘭女子就學,但已開時代先河。
女學堂在當時開社會風氣之先,讓久遭壓抑的台灣婦女也能接受新教育薰陶,革除陋習、增進視野、開拓知識領域。提升其社會地位,可算是創舉,也拔得台灣婦女教育運動之頭籌。
淡水女學堂在偕牧師逝世後一度停課。1907年在加拿大女宣教士金仁理(Jane Kinney,1877〜1965)、高哈拿(Hannah Connell,1869〜1931)的主持下,重新以女子中學形式開校,後因法令所限改名「淡水女學院」。並在1910年另創「婦學堂」訓練宣道婦。後來,被日人壓迫強制接管於1938年改名「淡水高等女學校」。戰後,更名「純德女中」,1956年與淡江中學合併成「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婦學堂戰後也遷往台北大稻程,即今「台灣女子聖經學院」。
福爾摩沙的探險家
馬偕雖以台灣北部為其宣教區,但其足跡卻踏遍全台。實際上他在台灣大部分的時光都在旅行中度過。他旅行探險所留下的文字和影像,已成為研究清末台灣最豐富、最權威,更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
馬偕一到淡水兩天就開始一個月的北部訪查大旅行,遠達埔里、日月潭,接著一年內2次登大雪山,深入高山原住民禁地。此外,他越過三貂嶺進出宜蘭20餘次,3次下到後山花蓮,也出航神秘北方三島,甚至在龜山島建立教會,而且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從未涉足之地。此外,他率學生到南台灣開會時,也都是選擇徒步往返,也以兩個禮拜的旅行作為他的蜜月假期。
他多次探險旅行不僅著書立論,並廣泛的收集,也讓他在淡水成立了台灣最早的博物館。說他是台灣偉大的旅行探險家實不為過。
13 馬偕由南方澳出海到花蓮傳教。
13-1馬偕南下最常投宿中壢客棧他稱它’Queens Hotel。
13-2馬偕在花蓮訪問阿美族部落。
13-3馬偕相機下紀錄的臺灣。
1 宜蘭農耕
2 花蓮美侖水牛車隊
3 南勢阿美族
4 出草獵首勇士
5 平埔織婦
6 基隆港
7 宜蘭「平埔番」
馬偕家族略歷
馬偕雖來自異邦,然其家庭生活卻最足以證明其對台灣之熱愛與認同,其婚姻亦如其一生充滿了傳奇性。
馬偕夫人張聰明,五股人,小馬偕15歲,此因緣乃北臺灣首位女信徒陳塔嫂居中媒妁而成。夫婦恩愛20餘年,育有2女1男。張氏非但熟諳英語亦曾數度回加拿大,於1925年逝世於台北。
長女偕瑪連匹配陳清義,清義乃為馬偕之學生。夫妻二人曾牧會艋舺教會多年,膝下無子嗣,僅領養1男1女,養男陳敬輝是台灣早期名畫家。
次女偕以利,嫁給馬偕之愛徒柯維思,柯維思一直在馬偕醫院服務,晚年才回到淡水。他們育有1男柯設偕,是著名的鄉土文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柯家後人近年來都已移居美國,三代都當過淡水教會長老。
長男偕叡廉承父遺志,學成後回台灣興辦淡江中學。偕叡廉夫人,即偕仁利(原名是蘿絲仁利,Mrs. Jean Ross Mackay,1887〜1969)為加拿大人,夫婦二人一直定居於淡水。偕叡廉曾擔任淡水教會長老,晚年病逝於斯土。育有2男3女,偕叡廉家成員一如當年之馬偕,均能操流利之台語。長男偕威理於二次大戰期間為國捐軀,其他後代戰後都已回加拿大定居。目前馬偕第三代尚有1男1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