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 鄭浚豪牧師 - 我是生命的食糧

【我是生命的食糧】    1     2

聖經:約翰福音6:24~35      2021.8.1. 鄭浚豪牧師

前言

    約翰福音的記載,耶穌有7次以「我是」作為自我介紹。同時越來越多的聖經學者認為,耶穌透過這些稱謂要說明他是拯救的意思。進一步來說,耶穌帶來拯救是回應上帝愛世人的見證。

耶穌說我是生命的食糧

    主日經文是關於耶穌和門徒之間的對話並且耶穌說我是生命的食糧。這個時候的門徒已經吃飽了,經歷5餅2魚的神蹟。不過,耶穌提醒門徒不要為了腐壞的食物操勞,而是要為了永生的食物努力。即便這些是人的基本需求,可是耶穌依然教導不為明天而憂慮。這樣的情況使我們對應著出埃及記,以色列百姓為了食物而埋怨,耶和華賞賜嗎哪作為餵養意謂著要有信心,然後認識真正的上帝(出16:12)。當我們從信心取代了埋怨,代表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上帝在耶穌身上的印記證明耶穌是有能力和權柄。

    門徒經歷了神蹟之後,自認為自己可以做些甚麼事情算是上帝的工作。這樣的問題凸顯,人總以為信心增加是自己的努力,可是耶穌認為門徒其實不需要做甚麼事情證明自己,只要有信他所差來的那一位。從對話中,看見耶穌和門徒討論昔日祖先出埃及的時候,在曠野吃嗎哪的經驗。回到舊約來看,摩西是中保,他在耶和華與以色列百姓的中間。摩西帶領以色列出埃及的過程,總是向耶和華代求憐憫對待人民。對以色列百姓而言他們是親眼目睹神蹟的出現,因為耶和華要百姓知道祂是上帝,進一步產生信仰的關係。所以,耶穌告訴門徒他是超越摩西,否定大家認定他就是先知。

    經文的脈絡從嗎哪到生命的食糧嗎哪是維持以色列百姓的肉身生命,生命的食糧是上帝要把他賞賜給全世界的人。換句話說,我們在地上生活,有2種食物,1種是肉身的食物,使我們身體健壯,但是耶穌這裡說的,不僅僅要注意在地上的食物,乃是更要全心注意在另1種食物上,即上帝的話語。我們得到上帝的話語,我們的生命就會剛強。因為我們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太4:4、路4:4),乃是信靠上帝的話語。

信耶穌的人會得到拯救

    經文記載讓我們思考,到底我們是相信上帝還是相信神蹟?神蹟或許能夠激勵我們的信心,卻無法幫助我們產生真正的信心,若信仰的根基是建立在神蹟上,必定不會穩固。簡單來講,許多人只想經歷神蹟,但卻不是真正想認識上帝,不是真正想跟隨耶穌基督。所以,看見5餅2魚的神蹟,就會超越對物質的需求,順著神蹟找到創造神蹟的上帝,也看見上帝如何做事。不是你為上帝做了什麼,而是上帝在你身上做了什麼的影響與改變,給人看見上帝的作為。以聖經神學的角度來說看見神蹟是以上帝為中心,吃餅得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中心只追求肉體感官,要得著天上降下的福份,卻不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看見神蹟是看到神蹟的源頭看見上帝;吃餅得飽是看到神蹟的結果看見自己。

    約翰福音1:14提到「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滿真理與恩典」,這段經文對應著舊約耶和華對摩西說我必與你同在。當然是要告訴我們,上帝已經透過耶穌親近我們,因此耶穌說「如果你們認識我,也就會認識我的父親。」如此一來,上帝就不會再像舊約要求摩西親近祂,而且上帝也不需要「我就是我」來隱藏自己,因為上帝透過耶穌對我們清清楚楚地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遠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可見得,上帝知道我們的生命是飢渴,在經歷耶穌的愛當中,因著耶穌的行動認識他且做見證,使耶穌是生命的食糧成為更多人產生豐豐富富的生命。

我們都需要耶穌基督

    經文告訴我們,耶穌是生命的食糧,使信他的人得到有意義的生命,進一步不再有飢渴,因為心靈是滿足與滿溢。相對目前台灣的實況,好多人的心靈是空虛,生活有很多的憂愁和煩惱。所以,發現身邊很多人為了要克服這份空虛,把人生所有的希望寄託於外在,畢竟倘若有合適或期待的外在條件會比較快樂。事實上,如果把所有期望和希望都寄託外在,我們將會受限外在的情況和條件,失去個人的力量。可是,這些現象都是反映自己在沒有真理的充滿之下有多麼地需要上帝。疫情期間,才發現我們原來是如此需要上帝,特別這段時間有好多的謊言造成社會人心惶惶,到頭來才知道這1切是多麼沒意義。不過,看見許多人在這樣的氛圍中,許多教會在這段時間透過錄影錄音的方式,有牧師的聖經短講或者教會團體的詩歌分享帶來安慰與平安,更在生命中得到上帝的力量與扶持

    同樣的,耶穌也向淡水教會的你我說「我是生命的食糧」,讓我們真正的信靠他,藉著真理得到有意義的生命。換句話說,教會需要有上帝的話語,使會友得到生命的食糧,再者作為教會的根基。為什麼需要生命的食糧?人生中不因著靈性的貧乏,有充滿憂慮不安;為什麼需要上帝的話語?生活上不會迷失在迷信和謠言之間,也不再製造教會內部不必要的糾紛和爭吵,以及因被諸多新興教派所影響而離開教會;為什麼需要耶穌?因為透過他幫助我們在生命中看見上帝、認識真理。

結論

    感謝主,耶穌知道每個人生命的饑渴,他親自餵養我們,並且在日常生活的苦惱中帶來拯救,脫離沒有意義的生命困境。由於我們信靠耶穌,能夠在其中得到有意義的人生,也就是上帝愛我們。

Image
Image
Image
icon
遇見好心情
Imag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淡水教會 
icon1地址:251024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icon2電話:02-2621-4043
icon3傳真:02-26220647
icon4電子信箱:mackay.tamsui@gmail.com

關於我們

title bar

最新消息

title bar

相關資訊

title bar

fb youtube live

fb

cross 725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