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10 鄭浚豪牧師 - 感恩的心,感謝有主

感恩的心,感謝有主
聖經:以賽亞書43:15〜21; 歌羅西書3:23            2022.4.10.鄭浚豪牧師

前言

    感謝上帝的恩典,帶領著淡水教會設教150週年。150週年,也就是我們教會從1872年開始計算,當年馬偕牧師上陸淡水,並且在淡水設教。從整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歷史來看,即便南部的宣教比北部早7年,但我們是北部的第1間教會。在這個歷史的時刻,回顧教會整個歷史,真的看見上帝是我們世代的幫助。

上帝是我們世代的保障

    按照台灣教會宣教史的區分,總共有4個時期,即「宣教師的主導」、「教會合一和本土化的形成」、「身份的覺醒和社會關懷的參與」、以及「信仰再告白」。對我們教會而言,昔日的宣教師和部分的會友互動非常的深入,這當中還有包括許多位奉獻青春給台灣的姑娘。當時候我們信仰的造就和其生活,受到宣教師和姑娘的影響很大。換句話說,在宣教師的主導之下,教會將英國長老教會和加拿大長老教會視為母會。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想到這些宣教師全部被要求離開台灣,教會忽然間本土的牧師要接班,致使開始從外國宣教師的影響轉變成本土化,南部教會和北部教會合一,建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這段歷史,特別松年團契應該印象深刻,畢竟有人直接接觸過宣教師,例如徐潘鶺鴒長老娘、何秀鳳老師或者曹昌隆先生,在她/他們的記憶中仍然印象深刻,過去宣教師和姑娘的愛心和溫柔、想念宣教師或者姑娘的好手藝,以及論及婚嫁是如何幫忙和祝福。這些宣教師和姑娘與教會當時候的牧師,不論是鍾天枝、汪宗程、郭東榮和趙信恩,使教會在教勢的基礎和信徒的聚集,都得到很重要的建立。

    隨著社會人口數的增加,反應在教會信徒數的增加。1970年到2000年,社會的變化很大,有政治民主化的改革和社會經濟的成長,這樣的機會使得教會有更大的機會進行傳福音的工作。所以,鄭宏輝、王榮信、張思聰的年代成為教會黃金時期,教會的教勢增長,凸顯教會最大的資產,也就是文史的資源。那個年代,有許多人懷念,確實是非常光榮的時期。

    2000年到2015年,張思聰、江永遠、呂秉衡和蔡維倫,教會開拓教會,也進行社區營造,陸續買下夜梅花和成立關懷協會。使我們都能夠看到,教會在每個世代中都不斷有見證。這些見證都要邀請我們在禮拜慶典共同數算上帝的恩典。

    此時此刻我們的信仰已經不再是昔日宣教師告訴我們的上帝、也不是歷任牧師告訴我們的福音,而是此時此刻我們在淡水禮拜堂該如何告白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誠如聖經第222首上帝是阮代代幫贊,訴說著老淡水或者新淡水、無論是先來和後到、還是淡水教會的家族或者家庭散戶,我們所感恩的上帝應該是同一位,更是和歷代聖徒、和馬偕牧師、和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樣。簡單來講,淡水教會已經150年,我們的信仰告白不應該還停留在過去的傳統和歷史,而是現在的你個人告白所信的是甚麼?因此,我信故我在;「因為我知所信的救主,若深信倚靠,會得祂保守,會保守所交託祂的,會保守直到彼日。

感恩的心,感謝有主

    帶著大家回顧教會的歷史,我們看見上帝的同在。當我們「我在故我思」的時候,這些文史,使現在你我所想的是甚麼呢?感恩是因為上帝愛我們,上帝的奇異恩典讓我們知道「上帝真正是我上帝」的事實。然而,感恩的同時,該如何見證這個信仰是又真又活的呢?

一、淡水教會要有使命感

    150年來,有人栽種、有人灌溉,為了福音的廣傳,對內和對外我們都有努力。對內有查經祈禱、培靈佈道、牧養培訓,有人受到造就、信仰靈命也成長進步;對外有幼兒園、偕醫館咖啡廳、松年大學,包括開拓教會,有人被感動、認識福音真理。事實上,教會的使命要宣揚耶穌基督的救贖,使更多人得到祝福。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栽種也好、灌溉也好,成長在上帝(參林前書3:6)。換句話說,凡事都有上帝的主權,若是祂所應允的就會顯出慈悲憐憫。進一步來講,成長在於上帝,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去做。實際的行動是進步的開始,更是向前進領取上帝的應許。

    相對來說,服事會出現人性的軟弱,可是我們要彼此勉勵,服事若欠缺使命感,那麼教會又如何成長呢?教會浪費時間糾結在許多人事物,導致原地踏步且充斥著批評和埋怨。我認為,我們要承認虧欠上帝太久太多,需要認罪懺悔。我們千萬不要像彼得跟耶穌說「在這裡真好」(可9:5;太17:4、路9:33),因為耶穌沒有前進就無法完成上帝對人的救贖。倘若我們的心態亦是如此,又如何見證成長在於上帝的奇異恩典呢?

二、淡水教會要有影響力

    教會要走出去」絕對不是口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提到教會應該是「盼望的記號」。這個記號要讓人看得到,而且使人經歷到耶穌基督的慈愛。簡單來講,教會要有影響力。汪宗程的筆記中,記錄了一段教會的往事。戰後的社會陸續恢復生活,當時候淡水許多人連署,請託教會恢復開設幼稚園。所以,重光的意思是台灣光復、幼稚園恢復。這段記事使我們知道,教會是有影響力,當社區民眾認同教會的所做,這才是教會存在的意義。

    宣教師時代的觀念是禮拜堂坐滿人,可是現在教會要思考的是進入人群、進入社區。坦白講,有的人會擔心教會被取代、害怕失去教會的權力,因為教會是我們的,不是你們的、也不是他們的。但,改革宗教會的信仰始終強調教會的元首是耶穌基督,可見教會是耶穌基督的才對。所以,教會有影響力是需要有耶穌基督,這個影響是世世代代。進一步來講,教會有存在的價值,使人在盼望中有信心和相愛。

三、淡水教會要有向前行

    150年的感恩,使我們在上帝的面前重新告白信仰,相信上帝會為我們做神蹟奇事。我們都有軟弱的時候,但是不能讓這些軟弱成為我們的阻礙和自卑。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失望和難過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會把我們形塑成為不相信上帝的人;不要忘記是耶和華是凡事都可做的上帝。接下來,我們會見證馬偕紀念大樓的完工,這是最好的見證,只要有耶穌基督,教會可以突破很多的不可能。

    淡水教會不是悲情的教會,因為悲情不是屬於耶穌基督。看破很簡單,只要指責和批評,不然就是潑冷水和酸言酸語,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事實上,教會有好多事情要進行,只是想太多的情況之下,大家綁手綁腳,最後就失去了機會和優勢。歷史上的馬偕不就是果斷和積極作為我們的效法嗎?即去做對的事情、突破束縛、勇往向前。150週年、北台灣第1間教會,這些歷史和名稱都是有限的,可是上帝帶領我們突破前進,使淡水教會如同雅比斯的祈禱說「甚願你賜福於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代上4:10)

結論

    願主賜福保護淡水教會,願上帝的榮光遍照淡水教會,也用慈悲款待淡水教會,願主上帝常常看顧,賞賜淡水教會平安。150週年,上帝愛我們永不止息!

Image
Image
Image
icon
遇見好心情
Imag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淡水教會 
icon1地址:251024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icon2電話:02-2621-4043
icon3傳真:02-26220647
icon4電子信箱:mackay.tamsui@gmail.com

關於我們

title bar

最新消息

title bar

相關資訊

title bar

fb youtube live

fb

cross 725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