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利米書31:7~14 2016.1.3. 鄭浚豪牧師
上主的拯救帶來歡喜與快樂
對先知耶利米來講,面對國家被消亡的窘境,同胞們被擄作為奴隸。這個情形在先知的立場,其認為國家和人民都沒有順服,最後被上主管教。總是,上主的慈愛沒有離開以色列,祂救贖以色列的餘民。這些餘民是被擄歸回後的百姓,他們的存留是要維持純潔的信仰,同時延續上主的應許。簡單而言,上主在拯救的過程中,對以色列有新的創造,即回到自己國土有新的生活。
在此,耶和華的形象猶如牧者,這個畫面宛如詩篇23篇。可見得,耶和華是以色列的引導,展現對他們的保護,對比著人民在苦難中的驚惶。尤其v.9會發現,耶和華和以色列的關係宛如父子,關於上主的慈愛從西番雅書3:17提到耶和華對以色列的態度或許有所參考;台語漢字本聖經提到「欲因為疼你來靜靜」,希伯來文字義會發現這段話描述著上主的愛是男性對所關心對象的作為,安靜地陪伴且幫助人在其中有安定的力量。再者,上主的拯救給人民脫離罪惡,在新創造中有歡喜和快樂。至於,「流亡」在希伯來文意謂著犯罪而被懲罰的解釋,但上主的慈愛把人民聚集起來,讓餘民們的信仰與生活能夠連結著耶穌基督。
人民因為被拯救有歡喜和快樂,其對象有少女、老年人、年輕人,形容救恩臨到的廣泛。同時會發現,上主的拯救讓人從悲哀變為歡喜,而且得到安慰,同時憂愁成為歡欣。這其中的轉變,都是因為有上主的作為。換句話說,因為耶和華的緣故,不論是身心靈都得到心滿意足或者是恩惠滿意。
上主的豐富是我們要向前領取的獎賞
從經文中得知,耶和華的愛其實依然都在以色列,幫助他們有盼望和信心。過去被罪惡綑綁和壓制,人民感受到羞恥。這是沒有順服上主話語的下場,先知認為上主的管教臨到以色列。這樣的情況提醒每位弟兄姊妹,本會擁有著143年的教會歷史,千萬不要忘記過去歷代聖徒如何在上主話語中建立的信仰。簡單來說,這份信仰一直是教會進步和成長的力量。可是,當對上主的信仰越來越不重視、甚至不在乎對上主的服事之下,教會就越來越消沉和疲軟,試問我們還有多少力量能夠向前進呢?無非要提醒和互勉我們彼此,不要停留在過去的榮耀。保羅在腓立比書3:13~14記載:「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正當在新的一年之初、教會將步入144年,每位兄弟姊妹是否有預備領受屬於上主的獎賞呢?
約在近一、兩年期間,台灣社會出現一個新穎名詞,這是引述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Murakami Haruki)的著作,即「小確幸」。甚麼是小確幸呢?意思是「微小但確切的幸福」。這個意思是在生活中的每個動作、每件小事,努力體會就會有幸福感。在背後的訊息透露著,人開始只有注意自己的感覺,只要滿足自己的需要即可。久而久之,小確幸讓我們失去對心靈的渴慕、忽略內心的期待。當大家都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到小確幸,其實是反映出許多人不曾經歷過真實又豐富的恩典(參約1:14、17)。
我們要藉著耶穌基督而得到上主的賜福
在經文中,提醒我們歡喜與快樂是因為耶和華,有鑑於先前所倚靠的對象有錯誤,導致不斷地停留在悲哀和憂傷,最後人生失去活力和動力。所以,應當要一起思考該如何活出因為耶和華有歡喜和快樂,進而見證上主的慈愛一直與我們同在?
(一)藉著耶穌基督的賞賜得到各樣屬靈的福氣
我們總以為靠著教會傳統與規則就能夠得到福氣,其實這只是阻礙信仰的活潑和人生的活力。時間一久會發現若不是從耶穌基督所來的福氣,不但是有限,而且是空虛。相對來講,一切福氣的源頭就是耶穌基督。
(二)藉著耶穌基督讓我們歸屬在上主
關於上主的慈愛,即不要忘記我們是歸屬在上主的子民。如同耶穌所說的:致力給人和睦相處(參太5:9),打破生活有形或者是無形的圍牆,讓眾人皆可做上主家庭的一份子。這一切都是耶穌,讓我們可以歸屬於上主。
(三)藉著耶穌基督去完成奧祕
長老教會非常重要的信仰傳統,就是順服上主主權。之所以無法認識有關上主的奧秘,關鍵在於我們都沒有順服。因為如此,上主的主權都沒有臨到。然而,耶穌基督本身是上主的奧秘,對我們是毫無保留的疼愛。
結論
願我們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其歡喜和快樂都是從耶和華而來,並且將教會的基礎連結於主耶穌基督。換句話說,唯有謙卑和順服,才會領受到各樣屬靈的福氣,才會歸於耶和華上帝,最後完成上主的奧秘。不必再選出年度代表字了,就用這樣的質問來回顧2015年—台灣宣教150週年吧!即使汗顏,也總比白過著要好,因為汗顏可以激勵我們在2016年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