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猶大書1:20~25 2021.8.22.林緯翰神學生
引言:
肺炎帶給人們死亡與恐懼,生病是人一生中無法避免的事情,有時真的讓我們心力憔悴,家人生病的時候,我們都會甘願成為照顧者,我們會捨不得看他們受苦,特別為人父母的人,更能體會這種心情。但在照顧的過程,有時候疾病會有傳染的風險,一不小心我們自己也會生病。
猶大書的作者同樣提醒我們,信仰上也會面臨到各樣的問題與挑戰!就像人會生病一樣。在22-23節的經文,指出有些人會在信仰中感到懷疑、有些人則像身陷在火焰之中、有些人則掉入情慾的網羅與試探裡無法自拔!實際上這些狀況就是指靈性上的生病,因此經文提醒讀者們要存著懼怕的心憐憫、陪伴、鼓勵這一些人!因為一不小心我們自己也會跟著跌倒。
一、困難讓我們失去信、望、愛
若我們進一步查考猶大書這一卷聖經,並搜尋關於它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它除了篇幅很短,比較少在教會被傳講之外,還使用了不少正典聖經以外的資料(猶大書用了偽經的資料),因此這卷書在被納入聖經的過程中充滿了爭議,所以在教會歷史上長期忽略它,若想了解猶大書這一卷書,就需要了解它的相關的背景與作者。
而這一卷書的作者到底是誰呢?猶大書的經文開頭提到:「耶穌基督的奴僕,雅各的兄弟猶大,寫信給那些蒙召、在父上帝裡蒙愛、又蒙耶穌基督保守的人」,在耶穌死後,他的弟弟雅各成為當時教會重要的領袖之一,在新約聖經中總共有七次提到耶穌是有兄弟的,當然不同教派對這部分又有不同看法,但多數新教都認同,這裡提到的雅各跟猶大就是指耶穌的親兄弟。
在約翰福音七5提到:「連耶穌的兄弟們也不相信耶穌。」自然也包含了這封信的作者猶大,從一1可以發現,猶大自稱自己是耶穌的奴隸(希臘文δοῦλος),是指奴隸,他沒有稱自己是耶穌的弟弟,在當時的文化中,主人掌握了奴隸的性命,因此我們能發現猶大的生命必定經歷到很大的轉變,耶穌不再是他的哥哥,而是他的主,猶大也在生命改變後成為了聖經的作者之一。
綜合整卷猶大書的信息,可以發現當時教會面對到各樣的挑戰,耶穌的門徒一個個殉道,這些聖徒面對到各樣的宗教、異端與假教師的攪擾、當時的基督徒群體內部也充滿了衝突與矛盾、放縱情慾、教會結黨分派、甚至還有來自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壓迫,在困境與害怕中又要面對不知道耶穌何時會再來的問題,在這些狀況下,一再凸顯出當時教會面對到非常大的壓力,這些基督徒並沒有足夠的信心與盼望能面對困難,自然也容易忽略上帝對他們的愛,然而猶大就在這樣的狀況下,寫信鼓勵這些信仰上生病的人,提醒他們不要忘記上帝仍然愛他們。
二、我們忘了保守自己在上帝的愛中
同樣的,猶大書中的狀況,也適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兩年武漢肺炎的疫情影響下,讓我們看到人的軟弱與有限。我想在五月之前,真的沒有人會想到台灣會受疫情影響這麼的深,導致生活有巨大改變,也讓教會中各樣的活動全面暫停,這也凸顯出社會與人的鬆懈,也讓我們看見私慾對整個社會產生不良影響。
當我們處在順境的時候,容易忘記上帝,也忽略去關懷在教會、社會及周遭中,許多人的需要。漸漸地我們離開了上帝,離開了團契的支持,沒有保守自己在上帝的愛中,我們不自覺也忘記要警醒禱告,成為滿足自己私慾的人,落入各樣試探中。當我們遇到逆境時便失去了對上帝的盼望,進而在教會與社會中、失去起初對上帝的愛。
從歷史的軌跡一路看下來,不管是在教會或社會,我們卻常常不自知的掉入各樣的試探中。其實我們都一直身處在這末世之中,我們都需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成為猶大所說那些隨從自己私慾去行的人!並且要不斷提醒自己,有許多錯誤的教導與價值觀默默影響我們,因著人的軟弱讓我們忽略,忽略了我們也是罪人的身分。其實我們在靈性上都是生病的人!
也難怪耶穌要說:「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耶穌本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悔改」。問題的解決方式是,先意識到我們都需要被上帝拯救,我們的身心靈都會生病,只有上帝祂才是真正的醫治者,只有祂能真正保守我們。
三、要保守自己,建造信望愛
然而除了意識到我們靈性上的軟弱,以及我們需要上帝拯救之外,整卷猶大書使用了三次「親愛的」!這提醒我們都是上帝所愛的人,更是呼召我們,告訴我們好消息,那就是醫治的「藥方」,然而這藥方就在經文中。
比較一些聖經版本,和合本翻譯成是「真道」、現代中文譯本則是「信仰」,在希臘文(πίστις)這個字是指「信心、信仰」的意思,猶大書強調的是,這是經歷許多人傳承並一起建造而成的信仰。
而「造就(ἐποικοδομέω)」這個字則是由三個字組成(在..之上+房子+屋頂),本來是指建造在房屋之上的意思,這個字也使用現在式強調此時此刻的動作。在整段經文中,最強調的動詞則是21節中的「保守(τηρέω)」。
所以猶大書提醒我們,信仰必須是此時此刻像蓋房子一樣不斷去建造,這是一個成聖的過程,是要不斷持續的祈求聖靈的光照,要保守自己常常在上帝的愛中,並且時時在盼望中等候上帝,依靠主的恩典,才能擁有永生的盼望。信仰的根基唯有建造在耶穌基督身上,才能夠對抗這個世界錯誤的教導與價值觀。
而建造信仰的同時也要藉著聖靈禱告,意思是要「在聖靈裡禱告」,提醒我們必須放下自己的驕傲,邀請聖靈進入我們的生命,並相信聖靈必定會引導我們,透過不斷操練禱告的生活,也能幫助我們看見盼望,並進一步經歷上帝的愛。
你是否有保守自己常常在上帝的愛中嗎?我們都需要不斷提醒自己要領受來自上帝的愛,當我們在教會中學習彼此接納,在相愛的過程中同時也幫助我們認識上帝,認識人與人彼此的關係,自然也在信仰生活中經歷從上帝來的愛。
值得留意的是,這段經文同時出現了信望愛這三個字,但因為聖經翻譯的問題讓我們忽略了原本的意義。猶大書提醒基督徒要常常持守在「信望愛」的信仰生活中,並與跟使徒保羅所教導的信望愛不謀而合。
當我們的生命不斷學習建造信望愛時,我們的生命都會更像耶穌一樣,也將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在真理中得著自由,自然也能夠體會到上帝對我們的憐憫,並且能學習去關懷我們周遭軟弱的肢體。
四、教會在上帝的愛中一起建造信望愛
親愛的弟兄姊妹!疫情似乎還會持續很久,過程中或許會對未來失去信心與盼望,在疫情中讓我們停下腳步重新思考,反思自己是以什麼態度面對自己的信仰生活,或許這是一個重新建造的機會。
前陣子我被貨車撞飛,左腳縫了七針,讓我在床上躺了一個禮拜,休息了一個月,並且在這種狀況下完成我的道碩論文。在過程中,內心多少有一些擔憂,但這段經歷,我仍然感受到許多人對我的關心。疫情下,有人冒著風險帶我去醫院看病、有人為我預備餐點、打理生活起居,甚至還要幫忙我洗澡……。在我遭遇苦難、最軟弱的時候我感受到許多的陪伴,為此我感謝上帝,從這些人身上我看見上帝的愛與真實的信仰,並在安慰中得著盼望,共同建造了一段美好的關係。
明年是我們淡水教會150周年的日子,同時也要面對到馬偕大樓重建的過程,然而我們究竟要建造的是什麼樣的信仰以及什麼樣的教會呢?教會並不是一棟有形的建築物,而是奉耶穌基督的名設立的場所與信仰群體。
若我們的教會只是建造在物質之上,它終究會倒,唯有保守在上帝的愛中,教會才能真正屹立不搖!如今馬偕牧師的精神在哪裡呢?過去偕牧師也曾遭遇被拆教堂的狀況,但他並沒有因此被打倒,反倒更活出他的信仰。
五、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但願我們常常保守自己在信望愛中,猶大寫信呼召每一個聖徒,我們每個人都是主所「親愛的」,對比初代教會與當代的處境,我們都同樣面臨到各樣的挑戰,但透過不斷經歷認識三一上帝,建造自己,活出聖潔的信仰生活,在聖靈引導的團契中彼此代禱,願我們要常常保守自己在上帝的愛裡,雖然困難有時讓我們感到害怕,但是耶穌的降生與復活都帶了勇氣給我們!上帝的愛卻能讓我們超越害怕,陪伴我們克服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