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1-鄭浚豪牧師-解開她的鎖鏈

【解開她的鎖鏈】

聖經:路加福音13:10∼17       講員:2022.8.21 鄭浚豪牧師

前言

    按照普世經課表的順序,以路加福音為信息的主日禮拜,大約到11月底。所以,趁這段時間可以好好地認識路加福音,從其信息知道上帝的慈愛要成為人類的赦免。

耶穌醫治駝背的婦人

    經文中,看到耶穌在會堂進行教導,時間點是在安息日。對猶太人而言,安息日是要放下所有日常工作,然後一起敬拜上帝。這樣的民族文化,從舊約十誡就開始形成(參出20:8〜11),因為有守安息日的規定;出埃及記是紀念上帝的創造(參出20:11),而申命記紀念上帝拯救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參申5:15)。

    當耶穌在會堂進行教導的時候,我們看到有1位婦女被邪靈附著18年,並且駝背不能站直。「駝背」的聖經原文是身體無法挺直,那是一種不堅強,或者是不勇敢的形象。換句話說,這個婦女需要被拯救,在被醫治之後成為新造的人。因此,耶穌向這位婦人說,「你的病離開你了」。耶穌用手按著她,她立即直起腰來就頌讚上帝。

    有關耶穌進行醫治的動作,對比管會堂的人,他的反應「十分惱怒」。管會堂的人的惱怒在於耶穌在安息日工作,這是不可以的。而且耶穌身為拉比,怎麼可以明知故犯?從這樣的情況,我們發現生病的婦人到會堂是尋求醫治,但是會堂在「人設」的規矩竟然拒絕需要被醫治的人。這是很大的衝突!

    面對這個情況,耶穌憤怒了,因為如此心硬的人竟然視需要的人而不顧,反倒而在意是不是有守規矩。耶穌直指管會堂的是「偽善的人」,難道在安息日就不解開牛驢去喝水嗎?那為什麼被撒但捆綁18年的婦人,不能在安息日解開她的鎖鏈呢?對耶穌來說,管會堂的偽善是要證明自己是多麼好的人。這種要證明自己是多麼好的人總是自私,畢竟他們不在乎別人的死活。

    然而,請注意耶穌提及這位婦人是亞伯拉罕的後代,對照路加福音第16章拉撒路和財主的故事,亦有提到亞伯拉罕。這樣的脈絡要從第3章來看,即是「上帝的選民和亞伯拉罕的名是在上帝國中有地位」。由此可見,耶穌在提醒管會堂的人,這個婦人是上帝的選民,她和亞伯拉罕都是在上帝國。

    對於這樣的結果,聖經的記載提到耶穌使他的敵人感到慚愧,可是群眾對他的所做的事都感到興奮。

上帝的愛成為人類的福音

    按照經文的脈絡,為什麼耶穌的敵人慚愧呢?為什麼群眾對耶穌所做的事情感到興奮呢?最大的關鍵就是耶穌的憐憫表現出上帝的仁慈。從4福音書來看,耶穌的服事造成了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的緊張,這些人對需要的人的心硬不因為看見耶穌的作為有心軟,反倒而想盡辦法要殺害耶穌。路加福音的作者留下1個可能性,用慚愧來表示尷尬。這個字在聖經原文是有「失望」的意思,也就是管會堂的認為他的意見可以影響耶穌,進一步使耶穌認同他的想法和作為,可是沒有想到耶穌的憐憫超越了他的固執。管會堂的雖然有慚愧,至於最後有否悔改聖經沒有交代,可是群眾因為耶穌的憐憫而興奮,因為救恩到來了。

    談論路加福音,再次提醒這本福音書的重點在悔改。為什麼要悔改?因為上帝要帶來赦免,最重要的原因是「上帝的仁慈」(參路6:36)。所謂上帝的仁慈,乃是同情有需要的人。從猶太人的角度來看,生病是犯罪,但耶穌的醫治帶來上帝的饒恕,代表這位婦人的生命得到上帝的赦免,經歷到上帝的仁慈。對照耶穌說解開她的鎖鏈,乃是要使這位婦人得到釋放,使她的生命得到自由,而不是活在挾制和痛苦地當下。這樣的情況如同路加福音第4章的傳福音:「受欺壓的得到自由」(參路4:18〜19)。

上帝的愛要解開我們的鎖鏈

    這個信息對目前我們的生活有甚麼樣的意義呢?我們的生活是不是也像這位駝背的婦女,其實是不健康,包括著不堅強或者不勇敢的狀態呢?過去的1個禮拜,有則社會新聞報導1位基督徒藝人自殺。這個事件的發生,主要是自殺者生病了,生活的壓力和不如預期讓他有憂鬱。憂鬱的生活很難過,例如使人睡不著覺、內心很多掙扎,甚至自己不放過自己。這些生病的人,在社會和教會都存在。我們發現他們的生活很辛苦,然後就在無力當中產生自殺的念頭。從宗教哲學來看人的生命,憂鬱屬於存在性的焦慮,這是需要宗教信仰。進一步來說,這種情況反應出自我肯定的焦慮,在生命中呈現出來的是恐懼。這種情況醫學治療是無法克服,必須透過信仰的力量克服憂鬱,從信仰當中得到生命的勇氣。

    上個月,教會和台灣神學院靈性諮商有簽約合作,就是要透過靈性諮商回到信仰,關顧身心靈有軟弱的人。歡迎大家利用這個管道,向辦公室有預約登記。所以,回到信仰我們1起互相勉勵,我們要因著上帝的愛來得到解脫,不要讓自己活在憂鬱。藉由聖經信息知道解脫是從上帝的愛得到釋放,從解開她的鎖鏈成為是解開我們的鎖鏈。《在世之日:一個基督徒對生死的思索》的作者陳南州牧師以為:「上帝未曾替我們定下一個不能改變的人生。只要相信上帝的愛,轉變人生的可能性隨時都在。

結論

    感謝主!因為有上帝的愛我們要和聖經記載的群眾一樣興奮。如同聖詩第131首副歌唱的「主耶穌聖尊名,世上所向望是祂,有一項大向望,就是天裡的歡喜。」讓我們也能一邊吟唱一邊宣告,讓耶穌的聖名成為我們拯救的福音。

Image
Image
Image
icon
遇見好心情
Imag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淡水教會 
icon1地址:251024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icon2電話:02-2621-4043
icon3傳真:02-26220647
icon4電子信箱:mackay.tamsui@gmail.com

關於我們

title bar

最新消息

title bar

相關資訊

title bar

fb youtube live

fb

cross 725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