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見那釘痕】
聖經:約翰福音20:19〜20;31 講員:2023.4.16 許雅茹牧師
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這週是復活節過後的第二主日。「我已經看見了主!」,這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在主復活的那個早上對眾門徒做的見證,這樣一位忠誠的女子在天剛亮的時候,在男性門徒中跑來跑去,往返確認情況,我們不知道一位婦女的見證,對這一群剛經歷過重大事件的門徒們來說有多少說服力,總之到了那天的晚上,經文說他們把們都鎖上了,無論是甚麼樣的好消息,我們看到那晚,他們仍害怕猶太人的領袖。
經文中的困境:主復活的消息,不見得能勝過門徒們面對生活的恐懼。
這種恐懼是我們可以想像的,他們可是耶穌殘存的黨羽,是隨時會被清算的人物,可以想見門徒們是帶著何等恐懼、混亂、自責的心相聚,就算聽聞了主還在的見證,但這於他們的處境何益呢?
是的,耶穌復活了,所以呢?猶太人就不會來抓我了嗎?難道明天不工作就有飯吃?抹大拉馬利亞的見證,並沒有讓門徒們更堅強;同樣的,當眾門徒們見到了主,接著去向多馬作見證的時候,這些見證也無法讓幫助多馬增加任何一點的信心,無法改變多馬理解事物的方式還有現實的性格。
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主復活的這個消息,並不見得贏過了門徒們心中控制著他們的那種恐懼、不信。耶穌復活,門徒們首先聽到了,接著看到了,然而門徒們對這件事的領會卻很緩慢,這並沒有為他們帶來生活上的大變化。他們第一次聽到見證後,當晚聚集時心是害怕的,接著他們見了耶穌,第二次的聚集仍是恐懼的鎖上門,甚至在21章之後的段落,以彼得為首的門徒們,就算見了主、摸了主,還是回到加利利海邊過起以前打漁的生活。
主復活了,但光是這樣一種頭腦上的認識,並無法帶來生命景況的變化,連門徒們在見過復活主後,仍是走回過往的老路,遇見復活主,人真的就能得到面對明天、面對未知、面對恐懼的力量嗎?
經文中的福音:主邀請我們觸碰他的傷痕,從傷痕中見證主宰生命的力量,藉此超越懷疑及恐懼。
面對這樣的一群人,主突然出現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問安後耶穌看著驚慌失措的門徒,接著做了另一件事,就是向門徒們展示他手腕上的傷,甚至把外衣解開,讓他們看肋旁的傷。
我在預備的時候,覺得這一見面就展示傷痕的動作很特別,傷痕在我們日常的理解中是不好看的,我很訝異耶穌首先讓門徒們看的,不是其他神蹟奇事,而是展現那些讓人看了害怕的傷痕。特別耶穌身上的傷痕很深,用看的便讓人想起受難那日的暴力、刑罰、疼痛,這些傷痕是私密的、痛苦的,一般人沒事不會要人去看、觸摸傷疤,但讓人訝異的是,耶穌復活後要人不看別的,而是看癒合的這些傷疤。
看著這些傷疤,我不知道門徒們的反應是怎樣,會不會看著的時候,那種懊悔、痛苦的記憶會被呼喚出來?會不會觸摸傷痕的時候,疼痛的感受便震懾著他們的心?然而當耶穌帶著癒合的傷安慰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會也開始意識到,他們所逃避害怕的暴力、威脅,其實在復活主的身上,並沒有終極的權力?
主說,領受聖靈吧,耶穌對門徒們吹的這一口氣,讓人想到創世記的時候,上帝對亞當也吹了一口氣的圖像,復活的新生命,要在暴力、絕望、背叛、悔恨中重再次生長,認識復活主的關鍵,是與那癒合的傷疤連結。從這些傷痕,人才認識到暴力、刑罰、對未來的種種威脅,並不是影響人生命的終極力量。認識傷痕的經驗,讓人確實明白基督的生命是「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傷痕的見證是種讓人啞口無言,卻足以向各種死亡誇勝的力量。
門徒們、多疑的多馬,看到這些驚人的傷疤後,經文說門徒們就喜樂了,他們的心被某種恩惠滿足,而多馬在觸摸傷痕後,更是在耶穌面前跪下說:「我的主,我的王。」
結語:主使用教會的傷痕,叫人認識、敬畏、信靠神。
各位弟兄姊妹,如今耶穌的身體在哪裡?教會就是耶穌的身體,我們就是耶穌的身體,耶穌身上有死而復生的傷疤,而與主同行的教會,必然也會帶著雖死猶生的傷痕,主邀請門徒們來觸摸他的傷,教會同樣也要用自己的傷痕來向世界見證死而復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