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16-鄭浚豪牧師-有耳朵的,都聽吧!

有耳朵的,都聽吧!

聖經:馬太福音13:1〜9、18〜23      講員:2023.7.16 鄭浚豪牧師

前言

    撒種的比喻」在共觀福音書都有記載,只是每位作者要強調的主題並不太一樣。馬太福音將這個比喻放在一連串天國比喻的開頭,所強調的是「明白」(連被撒旦奪去的種子也是因為「聽見天國的道理不明白」),唯有明白的才能結實,且「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太13:12)。

撒種的比喻是針對跟隨耶穌的人

    事實上,撒種的比喻是針對耶穌的門徒來說,可是對群眾來說,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且又不明白。耶穌講這句話是對照以賽亞書第6章,當先知以賽亞被差遣去向人民傳講上帝話語的時候,上帝告訴以賽亞人民的反應會是頭腦糊塗,耳朵重聽,眼目昏花,以至於看不見,聽不懂,想不通。簡單來說,這個情況和出埃及記的法老王一樣是心硬,也就是說會遇到人的固執。相對來說,先知宣講上帝的話語,將會面臨人民不願意聽的困境,這樣的情況會直到城市毀滅,人煙絕跡,房屋沒有人居住,土地都荒涼,把人民放逐到遠方去,整塊土地都要廢棄。可見得,沒有人要聽。對照之下,先知被呼召、上帝所說的話,現在被福音書引用過來。在比喻中,種子是道,而撒種的人就是宣揚上帝的道。所以,誰是這個撒種的人呢?馬太福音的記載使我們看到,12使徒被差遣出去,然後是「邊走邊傳」(太10:7)。所以,誰要去傳呢?也就是12使徒。無疑地,這個比喻是講給耶穌的使徒們聽。

    進一步來說,耶穌差派使徒出去如同耶和華差派先知一樣,都將要面臨服事上的挑戰和困難。最有趣的是,在解釋這段經文總是以為有4種土代表4種人心,因此要努力成為好土,並且被挖鬆施肥,進一步結實纍纍。可是,這個比喻只有這樣的解釋嗎?從經文的脈絡來看,有沒有可能是耶穌在告訴使徒,未來在傳講上帝信息的時候,要明白會遭遇到4種情況的發生,分別是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們吃掉了;有的落在土淺的石頭地上,因為土不深,很快就長出苗來;有的落在荊棘裏,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有的落在好土裏,就結出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從比喻中得知,12使徒們去傳福音會遇到撒旦或者屬世的阻擋,絕對不會一帆風順。但,撒種也會落在好的土地,因為上帝允許這個信息要在人的心中被顯露出來。

跟隨耶穌的人要忠心順服

    請大家注意比喻之後,緊接著是稗子的比喻。比喻中提到,既然撒在田裡的是好種子,那麼這些稗子是從哪裡來的呢?主人說這是敵人做的,僕人應答要把稗子拔掉嗎?主人回答:不必,恐怕拔雜草,也把麥子連根拔出來。讓這兩樣一起長,等到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會對收割的人說,先把雜草拔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把麥子收在我的倉裏。換句話說,12使徒既然是被呼召傳講上帝的信息,而不是關注在田裡怎麼有稗子,因為這些都不是使命的工作。所以,對使徒們來說,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是對差遣去傳福音的上帝信心有多大,成果也就會有多大。進一步來看,「有耳的,就應當聽」是喚醒使徒要來跟隨耶穌、作門徒、進天國。相對來說,雖然天國福音是對普天下所有人講的,但唯有那憑信心接受,忠心跟隨主作門徒的,才算聽得見。

    有耳的,就應當聽」是耶穌講了撒種比喻之後所說的話。在福音書中,耶穌以比喻來講天國,其目的是為了區分聽眾是否真心作門徒。對門徒來說,耶穌啟示天國的奧秘給他們,並指出他們的耳朵是有福的,因為他們是聽見了。可是,對於只看熱鬧卻不肯委身作門徒的,天國的奧秘卻是向他們隱藏,並且指責他們聽卻聽不見。

在生活中將耶穌的教導實踐出來

    黑人神學家詹姆士孔恩(James Hal Cone,1938〜2018),他寫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教會是甚麼?」其中一句話很有意思,也就是說基督徒有責任把「象徵性的十字架」或者「裝飾用的十字架」,以實際的行動轉變成「在泥土中的十字架」。基督徒要實踐信仰的告白,而不是空口說白話,完全沒有任何的實際行為。這篇文章和這段話,使我想起最近聽了一位牧師的專題分享,他自己的反省認為如果有機會,他希望可以邀請教會的長執參訪小型的教會,去看看鄉村教會或者部落教會,即便這些教會的人力和資源有限、有限、極為有限,可是這些教會的牧者,有的委身在當地許久的時間、教會依然秉持信仰的在鄉村和部落打開門。換句話說,這些教會之所以值得去參訪,乃是因為許多中大型的教會已經被社會的現實影響,甚至失去了信仰的初衷,無法將信仰的價值和標準顯露出來。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觀念。

    這樣的信息回到我們教會禮拜堂,講台上有「傾耳以聽」4個字。「」在希伯來文的字義上,除了聽見之外,還包括知道、實踐。從這樣的理解認識傾耳以聽,所要聽的應該是牧師/傳道師的教導,而這些教導的基礎和內容是聖經。因此,我們教會的講台是長老教會的精神:「以聖經為中心」。雖然我不知道這4個字是甚麼時候就刻在講台,可是教會的前輩留傳給後代的我們傾耳以聽,意謂著在生活中實踐聖經的教導、跟隨耶穌基督做門徒嗎?簡單來說,我們被呼召成為基督徒,乃是要願意忠心順服,聽主的話語且持守真理。

結論

    稍後要吟唱的聖詩歌詞很美,「我的心是土地,愛種落祢的話,若是殷勤栽培,就欲結實多多。」求上帝幫助我們「有耳的,就應當聽」,聽了天國的道,明白了,後來結了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Image
Image
Image
icon
遇見好心情
Imag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淡水教會 
icon1地址:251024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icon2電話:02-2621-4043
icon3傳真:02-26220647
icon4電子信箱:mackay.tamsui@gmail.com

關於我們

title bar

最新消息

title bar

相關資訊

title bar

fb youtube live

fb

cross 725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