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冷水】
聖經:約翰福音10:40〜42 講員:2023.7.2 鄭浚豪牧師
接待最微小的那一位
馬太福音第十章,一開始使以12使徒做開始,因為天國的福音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服事,因此使徒們要進入人群之前,耶穌對他們有吩咐。從經文的背景來認識,使徒們在當時候極為不利的處境中,其地位是非常的微不足道;經文中「最微小的一個」就是微不足道的意思。所以,未來使徒們會遭遇到許多的挑戰,這些都是價值觀的選擇,因為這是跟隨耶穌的必要條件和必然的結果。
馬太福音10:40〜42是耶穌給願意跟隨祂的人信心的喊話:「誰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為了某人是上帝的使者而接待他的,一定會分享使者所得的獎賞;為了某人是義人而接待他的,也一定會分享義人的獎賞。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是誰,就算拿一杯冷水給門徒中最微小的一個喝,只因那個微小的人是我的門徒,一定會得到獎賞。」因為耶穌知道人性的軟弱,所以他以接納先知、義人與最微小的為例,雖然只是給一杯水,都會得到上帝的賞報。
馬太福音25:34〜40,這是審判的意思:「然後,王要對在他右邊的人說:『蒙我父親賜福的人哪,你們來吧!來承受從創世以來就為你們預備的國度。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那時候,那些義人要回答:『主啊,我們什麼時候看到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看到你流落異鄉而收留你?看到你赤身露體而給你穿?我們什麼時候看到你害病或坐牢而去探望你呢?』王要回答:『我鄭重地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為我的跟從者中最微小的一人做,就是為我做了!』」對照這兩段教導的相同之處,就是「最微小的一個」,耶穌都在強調最小,也就是最不起眼、最不被受重視的人,耶穌都與這些人有關係,甚至可以說,耶穌就隱身在他們身上。
即便一杯冷水都是接待
所謂最微小的一個,在字義上是因為使徒的身分地位卑下,需要特別的關懷與教導。因此,對最微小的人的責任應該要有所接待。從猶太人的觀念來看,接待是神聖的職責;希伯來書13:2「要接待異鄉人到你們家裡;曾經有人這樣做,竟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可見得,聖經是有主張要竭盡全力款待陌生人。由此知道,接待的希臘文是包含著接納和歡迎,從其中使客人得到認同,包括最微小的人。如果在不友善又不利的環境中有人願意接待最微小的人,這樣的舉動就是接待了耶穌,也就是接待了差耶穌來的上帝。
回到經文來看,最微小的也包括門徒。對門徒接待的前提是為了耶穌基督,至於接待先知和義人,不是因為他們有學識、機智,而他們是正義的,具有基督的形象;他們是先知和義人,受基督所差遣。接待門徒正是對基督有信心的尊重,才對向他的傳道人所施的仁慈給予可接受的重視。特別一杯冷水的接待,對最微小的人而言是可是恩典。進一步來說,對基督門徒所施的恩典是有價值的,但不是根據禮物的價格,而是根據接待者的「愛」和「感情」。
接待是不求任何的報酬與回報
聖經中說最微小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一群無法回報的人,用世界的標準來看,這些人就是nobody,無名小卒的意思。現實社會中,要接待一個人很多時候都要先精打細算,從其中可以得到多少的利益。所以,要接待人都要先評量對方的身份地位。以往長老教會都被認為是關心政治的宗教團體,尤其在70年代或者80年代,好幾位投身在社會運動的黨外人士或者教會牧師面臨被抓捕的時候,有的教會或者有的牧師冒險接待正在逃避追捕的人。那些年的人事物,最令我們有印象的就是高俊明牧師(1929〜2019),他藏匿了政治犯被關4年。當時候被高牧師幫助的這位人回憶,外界通俗的眼光會用「救命恩人」看待他與高俊明的關係,但倘若用恩人、受惠者、受保護者看待兩人關係,「那個意義就很小了」,因為他們是共同為台灣付出、共同為苦難、為愛、為公義受苦的弟兄。回到信仰的意義上思考,高牧師不計算自己的益處,用愛和感情接待有需要的人,從其中是可以看見有耶穌基督的同在。
那麼,我們教會在接待的事情上做得如何,即便是一杯冷水給最微小的那一位?這幾年除了接待了香港人在我們的教會空間使用之外,在疫情之前也有接待原住民在我們的教會空間聚會。之所以會提供空間給香港人使用,乃是當初香港人因為政治因素來到台灣,在台灣的生活希望有地方穩定聚會,所以教會願意接待;之所以會提供空間給原住民,明白原住民離開部落沒有固定的聚會場所,所以信徒就四散、甚至就離開教會,教會也了解原住民的需要,提供教會的空間給他們使用。後續,原住民則在新莊成立屬於自己的教會,使族人在都市有穩定的禮拜聚會。回顧這些事情,當然我們也可以拒絕它們,又或者是有條件的要求,但是我們教會願意接待這些出外人、這些四散的人、這些困苦的人,做在最微小者的身上。總而言之,這是教會的傳統、也希望是我們教會的傳統。
結論
願上帝的靈繼續感動教會、繼續感到我們每個人,接待最微小的、做在微不足道的人身上,都是接待耶穌基督。懇求上帝除了使我們大發熱心之外,也能夠充滿愛心,使我們的所做都可以得到上帝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