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福音一:35-42 2016.1.17. 蔡南信牧師
經文解析
施洗約翰帶著兩位門徒,途中遇見耶穌,介紹耶穌兩位門徒隨跟隨在後。跟隨的動機為何?
耶穌回過頭與他們對話,並邀請他們到住處,一夜過後,門徒似乎很興奮,充滿喜樂,並且化為行動,分享見證。
耶穌的邀請,讓這兩人從”看熱鬧”轉變為”得新生”。
看熱鬧的門徒
施洗約翰對耶穌的介紹詞”上帝的羔羊”→拯救者、彌賽亞
門徒想看看這個當時一點也沒名聲的耶穌,有啥能耐、魔法來拯救世人。
門徒的心態→看熱鬧、旁觀者,因好奇而跟隨在後
思考:第一次接觸福音、走進教會的心?現在的教會生活,是否仍是看熱鬧、享受氣氛?
耶穌的邀請
耶穌從不拒絕看熱鬧的人,但祂慎重挑選祂的門徒。門徒的條件:動機
耶穌問:你要甚麼?
→觸動門徒思考內心動機,是要當一位旁觀者,或是參與、同行天路。
→邀請門徒與祂同走信仰冒險之路。
耶穌的問話觸動門徒,想進一步認識、進一步深談、進一步了解耶穌的想法。
思考:每一次的聚會,都是耶穌的邀請,是否被觸動?
此時耶穌也在問你我,我們每周固定來會、此時在這裡,要的是甚麼?
得新生的門徒
門徒的好奇心被轉化成求知心,提問:你住在哪裡?→表明想進一步了解
耶穌再提出邀請”你們來看”→來實際經驗,與耶穌對話中真實相遇,確認耶穌的身份。
耶穌不期待我們只是理性、知識上的理解,而是將我們的生命進入祂裡面,而真實領受天父的愛。
門徒進入耶穌的生命中,經驗到了,生命的翻轉、更新,觸動宣揚的動力。
思考:決定受洗的那一刻,就是靈性生命與耶穌相遇的時刻、得更新的時刻。
現在是否遺忘、失去起初與主同在的喜悅,失去分享的動力?
結論
耶穌樂於找人、邀請人(在每次的聚會中),與祂同在天父的愛中,你接受邀請了嗎?
安得烈的求知心,及對耶穌的確信,帶出宣教的行動,帶領彼得來見耶穌。
小人物也能因小小的服飾而改變世界,成為上帝的器皿。
不管你現在仍在看熱鬧,還是已得新生,謹記耶穌的提問”你要甚麼”而把握每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