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我們的信心】
聖經:路加福音17:5〜10 講員:2022.10.2 鄭浚豪牧師
前言
路加福音第17章的記載,看到從「增加我們的信心」到「你的信救了你」(路17:19),然後談論有關上帝主權的實現。可見得,信心成為得救的關鍵,更重要的是信心來自對上帝的倚靠。
信心與無用的僕人
談論信心,路加福音用芥菜種進行比喻。根據聖經的形容,芥菜種是百種裡最小的(太13:32)。路加福音針對芥菜種的解釋,著重在他的生命力。相對來說,耶穌對使徒們的期待要如同芥菜種內在的生命力,好好地為上帝國努力,實在不要被別人所輕看。這個生命力來自上帝而不是自己,藉由這樣的認知生出一份對上帝的信心,真真正正地明白自己的微小。
耶穌接著說,倘若他們擁有像芥菜種的信心,那麼上帝甚至可以把桑樹拔起來栽在海裏;桑樹的特質是它的根部有極強勁的抓力。如果說它竟被連根拔起栽在海裏,根本是1個神蹟,這是出於上帝的大能而不是芥菜種的能力。換句話說,「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是要警戒門徒不應把信心建基於自己的本領、過去的經驗或既有的成就,反而要看自己像芥菜種一樣微不足道,以致懂得全心信靠上帝,因為祂才是真正行出神蹟的那位,使徒們只不過是上帝所使用的媒介。
所以,既然使徒們都是上帝所使用的媒介,那麼使徒們就像僕人一樣有責任,並且僕人服事主人是本分;所謂的本分是「我本來就應該做的」。耶穌在這裡引導使徒們知道,1個盡本分的人,信心一定會增加。換句話說,對生命、對未來最有信心的人,就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本分做該做的事情。
需要上帝給予信心完成自己的本分
經文本身要表達在不可能的事情依然對上帝有信心,那個信心如同僕人對主人的態度盡本份,要不然就不會得到主人的肯定和祝福。回到經文來看,耶穌的教導來自他說「1天要饒恕得罪你的人7次,每次都回頭對你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這樣的教導對使徒們來說相當有挑戰。所以,使徒們告訴耶穌請增加我們的信心。由此可知,耶穌要使徒們有謙卑的生命力,不是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對別人的饒恕,而是需要倚靠上帝的大能。使徒們的表現要有信心,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完成。可見得,信心產生的大能力,若不是為了服事上帝,會更容易讓人迷失,忘了本分,忘了初衷,反倒竊據了所有原本屬於上帝的榮耀。
「無用」在聖經原文的意思是指無利可圖,即僕人只要盡本份。願意盡本分的僕人,所做的也應該是他的事情。信心的關鍵在於生命有無用謙卑,然後委身在耶穌的教導,而不是用自己的意志力。事實上,使徒們要清楚自己是需要謙卑,才能經歷到屬靈的生命力;謙卑從對上帝的信心而來。畢竟有太多時候,人嘗試要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事情,慢慢地在生命中出現自以為是。這樣的情況,造成了人以為能夠取代上帝,甚至超越上帝。簡單來講,我們忘了自己的本分,這樣的情況就是驕傲。當人呈現驕傲的狀態,又怎麼會願意委身上帝的話語呢?信心又怎麼會成長呢?簡單來說,信心的成長在於上帝,尤其當我們服事是無利可圖的時候,自然就會在其中經歷到上帝奇妙的作為。
我們也要呼求增加我們的信心
或許經文還需要些許的時間消化和了解,但在實況中面對到相關議題,感受到壓力與挑戰,同樣會向上帝祈求說請增加我們的信心。2013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針對現今基督徒的生活提出8個重點,分別是「敬神愛人」、「天天讀經」、「常常祈禱」、「殷勤聚會」、「樂意奉獻」、「領人歸主」、「服務社會」、「維護生態」。這8個重點是藉由目前的實況所歸納出來的信仰生活,進而活出上帝所喜悅的生命特質。即便如此,這些重點對我們是提醒,但同樣是會有壓力,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換句話說,這8個重點是幫助我們有省察,因為都是我們無法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例如週報提到邀請大家參與奉獻、踴躍出席禮拜和祈禱會,總是大家有許多的因素,看到週報的文字確實會有憂愁。然而,當我們單純按照聖經教導去做,我們的信心也在成長,因為我們不是求自己的益處,並且是信心在於上帝的盡到基督徒的本份。
回到自己的生活來看,我們是不是也需要說「請增加我們的信心」?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們在信仰與生活之間產生張力。特別有人在問,我為什麼要來教會?這個問題很犀利,畢竟提問的人本身認為來教會是浪費時間,而且牧師也浪費時間講道。通常聽到這種話,有時候只能表達尊重,卻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一直到去年3級警戒較為放鬆,有機會到會友家探訪,聽見會友的分享說,其實他真的不記得禮拜中牧師到底講了甚麼,但是他知道在每次的講道中都感受到力量,並且經歷到來教會是有平安和盼望。相對來講,盡一個基督徒的本份是我們正在學習,使我們的信心有生命力的成長。
結論
求主幫助我們,當教會和我們都進度到第四季,誠如經文說的「請增加我們的信心」。雖然在信仰的生活中會有憂愁和無力,但就如同等等的聖詩所吟唱的「因為耶穌疼我至極,祂必牽我手」,直到被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