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行上帝的旨意】
聖經:馬太福音3:13〜17 講員:2023.1.8 鄭浚豪牧師
前言
從今年開始,教會配合國際經課表的進度,以馬太福音的經文進行講道。讓我們從福音書的記載認識耶穌基督。馬太福音重視「義」,因為這是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說要實行上帝的旨意,進一步活出信靠上帝的生活內容和品質。
耶穌盡諸般的義接受洗禮
馬太福音3:13∼17記載耶穌受洗,這個動作的意義是要實行上帝的要求以及對罪人的認同。只是,必須要先知道為什麼耶穌要受洗,也就是說耶穌不是罪人,這個受洗的意義是要說明甚麼呢?從施洗約翰的宣講會發現,他呼籲大家要悔改,連結著承認自己的罪,作為逃避未來上帝的審判。所以,耶穌的受洗則是他認同罪惡的人。
對施洗約翰來說,他看出耶穌的與眾不同,認為他應當要受耶穌的洗禮才是。但,耶穌回答「現在就這樣做吧,因為這樣做是實行上帝的要求。」這個對話很有意思,因為施洗約翰為耶穌受洗,這是符合上帝的旨意。換句話說,耶穌要求施洗約翰受洗,即是要順服上帝的旨意而成全這個事情。在此,「義」的解釋有和上帝、自己和他人,以及受造物有好的關係。從猶太人的觀點來看,這是通過遵守盟約誡命來成就的義。可見得,耶穌的受洗意謂著委身在日常生活,並且遵行上帝的旨意。簡單來說,耶穌受洗是他拯救工作的開端。
當耶穌接受洗禮從水裡出來時,天開了;他看見上帝的靈像鴿子一樣降在他的身上。然後,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在v.17中,其實是將詩篇第2篇中「君王」的意象,和以賽亞書第42章「僕人」的意象結連一起。其意義在於即便遭受許多的拒絕和艱難,他依然持續忠實地執行上帝給予的命令,在這個世界建立公義的國度。從天上發出的聲音,宣布這位上帝的兒子耶穌,是服事眾人的僕人,同時亦是1位以謙和統治的君王。
成就上帝救贖人類的計劃
從耶穌回覆施洗約翰的說話,我們會發現這是實行上帝的要求。馬太福音的用法更典型地體現了舊約中對上帝深入、忠心的順從。在順從施洗約翰的受洗當中,耶穌顯示出他自己是好的且順從的兒子,完全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進1步他的死是為了實行和完成上帝的救贖計畫。從神學的角度來看,耶穌出現在人類歷史中是新的存在(New Being),誠如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1886〜1965)所言,耶穌是透過他的「行為(deed)」和其「受苦(suffering)」使全人類都知道他是順服上帝的旨意,然後完成上帝對人類的救贖。因為如此,耶穌受洗後面臨試探,衝擊著他有無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委身於上帝的旨意?所以,實行上帝的要求乃是耶穌的順服,在希臘原文是做正確的事情,相較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的虛假。
透過耶穌順服得到天父上帝的回應,「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從希臘原文翻譯出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耶穌做對的事情,得到上帝的肯定和歡喜。這樣的情況之下,上帝公開的宣布耶穌是他親愛的兒子,意謂著耶穌就是那位彌賽亞。也就是說,彌賽亞要帶來拯救,其作為是耶穌實行上帝的旨意,藉著祂的受苦、釘十字架死、復活,彰顯了上帝的仁愛與公義,使我們與上帝復和。如同耶穌的使命,即是他將拯救他的子民脫離他們的罪(參太1:21)。
上帝的旨意彰顯他對我們的愛
藉由經文本身的信息,耶穌實行上帝的旨意得到上帝的悅納,因為耶穌全心全力的順服上帝。相對來說,耶穌在順服的行為上告訴我們甚麼是義?從這裡知道,真正的義不是自己為義,而是讓愛更豐富。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這本書,有這麼一群人,在20世紀五○年代,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正值青壯的他們,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岸線上建立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他們並非不想念瑞士的家鄉,在書信上甚至提到「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每次閱讀這本書,實在很敬佩這些天主教神父的委身,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在瑞士過著舒舒服服的生活。但是,他們委身上帝旨意來到台灣,為了有需要的人付出奉獻。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也是如此,他原本家鄉是個溫暖又舒服的地方,可是來到台灣淡水面臨著下雨、下雨又下雨的氣候,不過他依然委身在上帝的旨意,投入宣教在台灣將近30年。
這些教會歷史的故事,乃是要邀請我們從這些人物的整體表現和作為,再次思考實行上帝的旨意是要讓愛更加豐富,從其中知道上帝對我們的在意和關懷。這些人都值得被上帝說是親愛的兒女,我喜愛你們。
下禮拜要召開定期會員和會,這不是股東大會,也不是社區管理委員會,所以在沒有任何利益目標和衝突的前提,在教會應該是充滿見證和分享的時刻。教會在每年都值得有感恩和讚美的事情,當然也有需要調整和改進的部分。每次閱讀全體長執和團契首長撰寫的報告書和計畫書,實際上內心是有激動。當然不是每位長執都專長寫文字或者操作電腦打字,可是他們為了要見證和分享教會的事工,絞盡腦汁的要把每項事工紀錄出來,又或者一張紙寫得滿滿,一筆一劃的寫下服事的報告和計畫。至於,小會和長執會的報告都是全體長執大家的討論,並且從2016年開始,我們將小會和長執會的議事錄公告在教會週報。簡單來說,全體長執在信仰上的順服,大家共同找尋上帝的旨意來委身。
按照現行的教會法規,定期會員和會很重要的是聽取報告,當教會向大家報告的時候,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聽說和誤會。所以,聽取報告的程序是沒有提問,當然有人曾表達,如果不能提問就是要我們來背書啊?在教會法規的精神上,定期會員和會的重點是教會事工,透過報告使全體會友知道未來整體的重點事工和規劃。進一步來講,我期待下禮拜定期會員和會,大家的出席是給教會所有委身的長執和同工肯定和加油,而且共同知道教會未來的重點事工。換句話說,當我們像耶穌順服上帝的旨意,上帝也會親自加添聖神的力量給我們,並且悅納我們在事工上的委身。
結論
願感動耶穌的靈同樣的感動我們,我們要在上帝的面前求討,主啊我們也要成為祢親愛的兒女,要得到祢的喜愛。稍後的回應詩大家都很熟悉「願我會愈疼祢,我主基督」,使我們能夠活出上帝兒女的樣式,在日常生活中和耶穌那樣的順服又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