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11-張心慈傳道師-為了我們而來的主

【為了我們而來的主

聖經:約翰福音9:9〜13        講員:2023.6.11 張心慈傳道師

今天的經文提到了耶穌與馬太的相遇場景,耶穌看到他坐在稅關上,馬太原本是一個稅吏,對猶太人來說他是為羅馬帝國工作的人,是欺壓百姓、訛詐百姓的角色,自然被定義為罪人。不僅如此,整個社會也是輕視稅吏這個職業。

但在經文的一開始,耶穌卻向這樣的人主動說話,而且耶穌所說的話並不是一般的問好或問安,而是邀請、命令馬太跟從祂,馬太聽了就馬上回應,成為了耶穌的門徒。後來,耶穌到了馬太的家裡吃飯,其中有門徒,也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一同來吃飯。

耶穌自己也是猶太人,難道他不知道稅吏平時在為羅馬政府收稅的時候,都訛詐猶太人嗎?我想大家心裡那把公義的尺是一樣的,都不會想對這樣的人釋出善意,甚至是靠近他。

所以這些法利賽人很生氣,不能認同耶穌所做的,於是問了耶穌的門徒,你們的老師怎麼跟這些壞人一起吃飯呢?在聖經裡,常常出現「吃飯」或是「宴席」的場景。在當時是同一種階級、相同地位,彼此接納和認同的人才會一起用餐。對法利賽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更有義,這些稅吏、罪人不應該是被接納的人,應該要被排除在外。

今天經文第13節耶穌說:祂來的目的不是召義人,而是召罪人。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有一個目的,通常我們都期待一個最完好無缺的結果。但同時我們心裡也總會有很多套標準,來評斷和定義我們自己和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我們會用這把尺來理解上帝的作為。顯然對耶穌來說,還有一件事比起那把公義的尺更重要,那就是與罪人、不健康的人一起吃飯,甚至呼召這些人,讓這些人來跟從祂。

耶穌聽見了法利賽人的疑問,祂回答:「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耶穌所看見的是「人的需要」。耶穌繼續說:我喜愛憐憫(或譯仁慈),而不是祭祀,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罪人。

法利賽人看重的是用自己那把公義的尺,以此分別健康的人與不健康的人,義人與罪人,但耶穌是因為人的需要,而與人一同吃飯,又可以說,耶穌是因為人的需要,來到這個世界上。

耶穌說喜愛憐憫,而不是祭祀。祭祀可能是宗教領袖、熟知律法的人,很自然在做的事情,但耶穌卻提醒他們經上是這樣寫的:上帝喜愛的是憐憫與仁慈,而非自以為義、把人排除在外的人每天所獻上的祭祀。

我們都不喜歡被當作罪人或不健康的人,耶穌所說的話並不是要定罪人,也不是刻意要把我們劃分成兩種人,而是祂深知我們的軟弱和需要。祂知道我們心裡與生命的傷口,祂知道我們常常跌入黑暗的深淵,祂知道我們常常迷路、走錯方向,我們有時候即便知道什麼是合主心意的事,卻常因為自身的軟弱,最後偏離了上帝的道路。為此,祂道成了肉身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我們眾人的需要,而我們的需要就是主的愛、主的憐憫、主的教導、主的同在。

耶穌與稅吏、罪人一同吃飯,就是在飯桌上分享了祂的愛,耶穌把祂的憐憫帶到這個世界,帶給我們這些需要祂慈愛和憐憫的人。其實我們也是在這飯桌上一同吃飯的人。在這飯桌上的人,有那些我們認為不應該來赴這個宴席的人,有那些我們覺得不可愛的人,無論是他們或是我們自己,都是已經被上帝接納的人們,我們都是需要上帝憐憫的人。

耶穌為了罪人、不健康的人來到這世界上並不是只給藥而已,而是照著上帝對這世界的計畫,要來恢復與堅固我們的生命,引導我們走正確的道路。真正的健康是與上帝恢復合宜的關係,與自己、與身旁的鄰舍恢復健康的關係;真正的健康是讓我們所獻上的祭也充滿了上帝的仁慈和憐憫。

當我們領受也擁有上帝憐憫的心腸,我們的事奉與祭祀也必蒙祂的悅納;當我們明白耶穌是為了我們的需要而來到這個世界,與我們一起吃飯,我們的心就充滿感恩。而我們的回應也會像馬太一樣,當耶穌對我們說「來跟從我」的時候,我們就起來跟從主。願我們的生命能被上帝醫治與恢復,並謙卑地領受上帝的恩典與憐憫。

Image
Image
Image
icon
遇見好心情
Imag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淡水教會 
icon1地址:251024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icon2電話:02-2621-4043
icon3傳真:02-26220647
icon4電子信箱:mackay.tamsui@gmail.com

關於我們

title bar

最新消息

title bar

相關資訊

title bar

fb youtube live

fb

cross 7256915